在一个企业组织里,科技部门不免需要回答科技投入到底产出了什么,科技投产效能是高是低,要回答这个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特别是当CEO有这个疑问的时候,通常意味着他对科技的投入产出已经产生了怀疑,定性的产出描述,“形成了XXXX技术能力,提升了XXXX技术水平”,都无法消除他的怀疑。

在一家科技企业里,科技投入通常是在做三方面工作:(一)科技产品的研发;(二)核心技术能力的建设;(三)基础的IT支撑。

科技产品的研发

科技产品研发投入带来的直接产出是可供销售的软件系统或者支撑业务运营的软件平台。这两部分可直接与市场收入挂钩。但当市场销售不佳,收入较少时,是否就意味着科技产品的研发产出较差呢?我觉得在投资人的角度来看,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但是在公司治理中去看却不竟然。因为只要研发部门按照产品设计部门的设计和时点完成了产品研发,那就代表着科技部门履行了职责,后续市场表现不佳,通常是产品设计或销售环节出了问题。
因此我觉得衡量科技产品的研发产出应复合收入和需求实现情况来评价。收入要考虑滞后性,将后续一定时段内的收入框算进来。
产品研发效能 = (研发相关收入+需求实现率 X 系数)/产品研发投入
当然,在现实中,产品、研发、销售总是会互相甩锅,销售会认为卖的不好是产品没有竞争力,产品会说是研发出来的产品质量差、体验不好。因为科技部门需要在版本交付时,让产品部门做好验收,功能、性能、用户体验,并形成一份验收确认单留存。

核心技术能力的建设

为了让企业或产品更有技术竞争力,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通常要去投入一定的研发成本去研发尖端技术,形成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核心技术是可以在多项产品中得到应用,但由于核心技术的挑战性,可能会失败,也可能不是立即能赋能产品或业务,就像隐私计算技术之于数据要素产业。
核心技术的投入是企业的战略决策。但在决策时,科技部门为了获得高层的认可,通常是着重强调了可能的收益,弱化了风险和周期。这也就加大了论述核心技术能力投产效能的难度。
核心技术能力的产出有2个方面,一个是对业务/产品的支撑,一个是专利/论文。对产品的支撑可以使用关联收入规模或者业务规模来体现。
核心技术的研发效能=(收入规模 X 系数+业务规模 X 系数+专利论文数量 X 系数)/核心技术研发投入
鉴于核心技术投入的不确定性,科技条线应该推动企业建立核心技术项目的投入管理或退出机制,这样能使得核心技术的投入是受控状态,也能说明核心技术投入的合理性。一旦缺乏这个机制,就很难说明持续投入的合理性,比较容易引发疑虑。

基础的IT支撑

企业信息化、运维、安全等投入都是为了企业的正常运行,是最基础的IT支撑。这些投入前期是为了实现业务流程的稳定线上化运行,后期是为了不断的提升企业经营效率,降低企业风险。这三方面投入均可以分摊给公司全员,因此可以用人均投入来衡量IT支撑的效能。
IT支撑效能=IT支撑投入/公司人数
安全是个无底洞,可以投入很小,也可以投入很大,一定要适可而止。
通过上面的方式,将三类效能量化以后,问题的关键就来到如何去选择基准值比较,从而得出效能是高还是低的结论。自己与自己的历史去做比较,能说明效能的变化,但关键还是得找到一个同业去做参照。从公开的数据中,能找到上市企业的研发费用、人数等信息,但很难得到打开的更多的信息。只能通过研发费用率(研发费用/营业收入),去说明一些笼统的情况。

后续的思考

科技投入对于科技公司来说,就跟一个人去学本领一样,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个人最终能在劳动市场上换来多少报酬,从统计学上来说,肯定跟学本领的投入有关联,但具体的个体,这个投入产出的效能,其实是无法追溯衡量的,因为涉及因素太多。
一个科技部门当被要求量化评价研发效能的时候,就已经是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了。因此,还是要在日常的科技制度上做好决策机制和后评估机制,对于每个项目的投入和最终的产出都做到有结论有共识。
另外,在组织架构上,需要匹配企业的阶段去定位科技,是作为能力还是资源。在业务模式探索期,科技应该作为资源,与前端深度绑定;在业务模式稳定期,一部分科技才能作为能力,去追求规模化的效率。